復育過程

【棲地規劃與營造過程】

2000年1月5日復育區正式動工,展開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由政府、開發單位及民間社團聯手合作的鳥類復育工程;「水雉搶救委員會」於完成階段性任務後,於2000年間改組為「水雉復育委員會」,由邱滿星先生(2000~2002年)擔任第一任召集人。高雄鳥會(高雄市野鳥學會)及濕盟(台灣濕地保護聯盟)各派駐人員協助。初期由高雄市野鳥學會負責規劃及營造,高雄市、台南市、嘉義市、屏東市等鳥會與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五個團體義工群,利用例假日支援人力協助進行環境整治。

水雉復育區土地面積為15公頃,嘉南大圳南幹線由東向西穿過,北側第一期先行營建總面積7公頃,南側第二期8公頃。並在經費未到位狀況下,先自行募款開始營建,以營造大型高堤式生態池系統(人工濕地),提供水雉自然移入棲息繁殖。並於基地第一期以2個20尺貨櫃屋設立簡易工作站,交通部及高鐵公司之經費亦一一到位,提供支付土地租金與基本經營管理費用,水雉復育的經營管理工作才有一個雛形。第一年主要栽種當地菱角為主,五月份成功吸引第一隻水雉遷入繁殖,年底共計成功繁殖4巢,4隻亞成鳥。

2001年元月起,高雄鳥會及濕盟各派任一名正式專職進駐水雉復育區,亦開始改造大型生態池系統,再以40尺貨櫃屋增建組合成辦公室。下半年由縣府以標案採購木材一批,由水雉復育區工作團隊自行募款打造生態教室木屋(91年初營建完成),並辦理第一屆水雉復育區假日駐站義工培訓。第二年水雉復育成果提升到27個巢位,成功繁殖46隻亞成鳥。

2002年水雉復育區工作團隊,持續進行大型生態池的系統改良,並實驗性開始以多種水生植物混種,分區域降低菱角之栽種面積;第三年水雉成功繁殖了39巢,56隻亞成鳥,年底台南縣調查到水雉總族群量220隻,為全台南縣第一次在冬季其間突破200隻。

2003~2004年水雉復育委員會召集人改由中山大學張學文老師任職;第四年水雉復育成果,共計60個巢位,81隻亞成鳥,但台南縣總族群量依然維持在150隻。2004年下半年,為因應交通部及高鐵公司於2005年起,無法再支付等額之土地租金(212萬元)與經營管理費(200萬元),向農委會林務局提出需經費上的支援,2006年起改以計畫提案,由林務局提供100萬元的經費支援;高鐵局維持每年50萬元的補助,高鐵公司並以100萬元補助水雉復育工作,台南縣政府提供部分經費,不足部分由民間團體持續以「水雉之友」向外募款。

【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】

2007年,水雉復育委員會已歷經四任召集人之後,於當年四月份起濕盟正式退出復育團隊,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承接水雉復育之經營管理工作。並於本年度開始更名為「水雉生態教育園區」,開放園區讓民眾自由參觀,推動水雉生態教育工作。

2008年間,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因一直受外來種水生植物-粉綠狐尾藻及泰國鱧魚的嚴重危害,且無法有效去除這兩種外來生物(粉綠狐尾藻的排他性極為強勢,嚴重導致其他水生植物無法生長,快速佔滿濕地,而泰國鱧魚則繁殖快速,且會獵食水雉幼雛),導致水雉繁殖數量下降。

2009年新的工作團隊接手,由第一任的召集人邱滿星主任,帶領團隊再次進駐水雉生態教育園區;第一季主要工作為重建水雉棲地所需的主要棲息環境系統,第二季,農委會林務局挹注經費,支援興建民眾參訪所需的廁所等基礎建設,並開始招募2009年的解說志工進行培訓,以推動在地化的解說教育。

2011年,台南縣市合併之後,由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承接經營管理之工作,開啟地方社團參與環境行動之開端,期能將本園區經營成為具有「復育、保育、教育」三育一體的優良典範場域

民間團體及各界歷經十年的努力,爭取到總面積15公頃的水雉復育基地,篳路藍縷辛苦復育水雉有成,讓水雉有一處安全的家,這是台灣在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而且成功的案例,結合政府部門、開發單位企業及民間保育社團一起努力的典範。

在未來十年,期許水雉能增加到不會滅絕的族群數量,同時本園區能成為一處『永久』的水雉的家。
 

Visit Reservation
  • 訂閱 / 取消電子報
  • 目前訂閱人數: 866 人
    電子報:
    Email :
    訂閱: 取消: